凌晨3点,当城市里的大多数人还在梦乡的时候,郑州邮区中心局调度室依然灯火通明,电话铃声此起彼伏,监控屏幕的画面不断切换。“6号装车门的盘驳车已经装好,赶快提车,不要影响下一班次”“76号垛口装车不规范”“新乡格口邮件量大,需要增派人员”……这位正在根据车间生产实际迅速发出一条条指令、确保邮件处理各个环节有序畅通的调度员,就是2019年河南省劳动模范获得者高军强。
高军强(左一)
高军强1990年成为河南邮政的一员,在邮运生产这条战线上已工作了29个年头。他钻研业务知识,苦练操作技能,从火车转运员转变为指挥调度员;他干一行、爱一行、专一行,从一名普通工人迅速成长为全局的业务技能尖子。2008年,高军强担任了郑州邮区中心局指调调度中心值班调度员,负责动态指挥调度生产运行,监控指挥生产车间邮件分拣封发、车辆运输,协调全局均衡生产,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处置上报。通宵达旦指挥生产作业成了他的工作常态。不仅如此,调度员岗位对业务技能要求很高,既要保证生产作业时限,确保完成企业普遍服务任务,还要兼顾运营成本,努力为企业做到降本增效。
“高老师,今天济南路向的邮件量特别大,正班车已经装满,剩下的邮件怎么办,要不要加车?”面对同组的调度员赵颖颖提出的问题,高军强没有简单回应。他知道每多发出一趟加车,就会给企业增加上千元的运输成本,但如果这批邮件在局时间过长,势必延误时限。面对这一难题,高军强主动转变工作方法,根据每天邮件处理量,及时与对方局沟通,共享全网资源。4月份,他利用济南局返程车辆带运邮件10.8万件,不仅满足了邮件时限要求,更是为企业节约干线运输费用4.8万元。值班调度员每天都要记录上百台邮运车辆运行情况,管理难度大。为此,高军强创新调度管理模式,撰写了《信息化引领的网运生产指挥调度方法》,为规范生产指挥调度,提升基础管理能力提供了借鉴。
近年来,随着邮政网运改革发展,指挥调度中心作为每个邮区中心局的“神经中枢”,重要性更为凸显。在高军强的心里,“邮件时限就是生命”,加快邮件传递、保证网运畅通是他的使命和责任。2018年春节旺季生产期间,每天都有几百个班次的邮运车辆进出郑州邮区中心局,调度员需要精准指挥邮车接卸、转运盘驳、装车发运,工作强度较平时成倍增加。那些天,因始终坚持在夜班岗位上,高军强的双眼布满了血丝。同事们都劝他赶快就医,但为了保证旺季生产畅通,高军强一天假也没请,总是说:“没啥要紧的,等旺季生产过后再去看也不迟。”
高军强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,不忘邮政“传帮带”的优良传统,把业务技能和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教授给新人。他对“徒弟们”的要求就是要始终保持“三心”:高度的责任心,足够的耐心,超常的细心。“严师出高徒”。在工作面前,高军强要求“徒弟们”一丝不苟、精益求精。别看平日里他温和亲切、耐心细致,但批评起来也从不讲情面。有一次,“徒弟”刘洋在指挥发运二班车时,因为没有按照“卡口点”要求影响了普邮时限,被高军强“训”哭了。可事后,刘洋却非常感激高军强,她笑着说:“高老师训起人来真可怕,但没有他曾经的‘严’,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。我永远感谢他!”在他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,不少新人都成为了全局的业务骨干,充实到各个关键岗位。其中,李珂、侯金明、刘洋3人还被省分公司选调到省指挥调度中心从事指挥调度工作。现在,作为局里的“编外内训师”,他仍然乐此不疲,为企业培养着一批又一批员工骨干。
“全省邮件转运岗位技术能手”“河南省职工技术运动会技术标兵”“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”“河南省劳动模范”……一个个荣誉是对高军强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。“奋斗不止步,我要用实际行动践行邮政人的初心和使命。”高军强坚定地说。